忘我神學 : 基督信仰與中西思潮 / 林鴻信 著.

"如史詩般壯闊的神學對話三部曲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理性」和「忘我」常常是對立的。一個忘我的人似乎就得放下自己的理性,一個訴求理性思考的人似乎永遠不能忘我。然而,以兩大冊《系統神學》廣受海內華人信徒矚目的神學家林鴻信卻認為,「理性」和「忘我」並非對立,相反地,一個真正捨己忘我的人,是可以理性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侷限,將生命更加完全地交託在上帝手裡。

《忘我神學》的出現,正是為了完整闡述這種「忘我」思想。全書架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在卷一裡,作者以西方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揭開序幕,康德首先發難,用「理性」充填火藥,開出「啟蒙運動」的第一槍,在人類蒙昧黑黯的歷史夜空裡,劃出一道燦爛的花火!然而,提醒在使用理性的同時,還需喚起神聖意識,藉由對神聖超越者的覺醒引發尊崇敬畏與信靠倚靠,方能放手忘我地跳脫在有限自我當中打轉。

進入卷二,以點與線的概念,論及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張力,個人成長過程非常需要發展「個體我」,好平衡歷史傳統對「群體我」的過度強調;然而,仍應注意個人主義可能帶來自我概念的擴大而造成危機。而本卷諸多神學大師的生命之掙扎、困頓與躊躇,就是一部充滿著溫情與敬意探究人論——人何以為人——的佳作。

最後的卷三,落葉隨風的意象呈現風主動而葉被動的光景,亦即上帝主動而人被動,人愈處於忘我狀態則愈能經歷聖靈大風的吹拂帶領,必須信靠交託才能承載神恩而自由飛翔。本卷另有驚喜的亮點,作者期盼與傳統中國文化——儒家、老莊、佛教禪宗的寶貴智慧對話產生嶄新視野,例如,莊子指向空靈的自由解脫,從執著自我造成的人籟與地籟之分到達忘我的天籟之境。這與基督教信仰追求的從以自我為中心的主動轉成以神聖為中心的人被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 取自基道書樓

林鴻信

林鴻信,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教授與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自一九九四年《神學人基本英文字彙》開始,於神學園地筆耕不輟,著有《加爾文神學》、《覺醒中的自由:路德神學精要》、《認識基督宗教》、《聖神論》、《納尼亞神學:路易斯的心靈與悸動》、《認識上帝與認識人的九個探險》、《教會生態學》、《系統神學》兩冊、《莫特曼神學:上帝的應許是人類的盼望》,以上皆由校園出版。另撰寫過《教理史》、《邁向覺醒:自我概念的探討》、《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基督宗教思想史》兩冊,並主綿《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等書,除此另有譯作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忘我神學導論
第三害
從舊我到新我
自我與無我
從無我到忘我
從主客二分到忘我
「有我」的自由神學
「忘我」的福音神學
拼圖:渾然忘我
結論:那一個小小的位置

卷一.誰啟蒙誰導論
康德 vs. 哈曼
理性至高?
康德看宗教
性善或性惡?
啟蒙運動與極限意識
神聖會遇
我們從哪裡來而往哪裡去?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啟蒙?

卷二.點與線導論
上帝形像
回應呼召
整全的人:獨特性與關係性
位格與人
主體與主題
從語言出發的豐富生命
扁平化危機
人我之際

卷三.落葉隨風導論
因信稱義
人找上帝或上帝找人?
主動或被動?
我被逮住了
道成肉身
隨風而去:大氣之人

【卷一】誰啟蒙誰——論啟蒙
《誰啟蒙誰》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我們真的啟蒙了嗎?
我們真的啟蒙了嗎?
啟蒙是什麼?
啟蒙批判啟蒙
自知無知

第2章 極限意識
總是站在錯誤的一邊
視域融合
兩面作戰的詮釋學
主客交織
啟蒙與極限意識
御風而行

第3章 神聖意識
「神聖」的復興
他者之必要
絕對與相對的分際
誰是神聖者?
被動的智慧

第4章 誰啟蒙誰?
康德對啟蒙的定義
哈曼對康德定義的批判
兩種自由
康德的盲點
有關自由的爭辯
誰啟蒙誰?

第5章 兩百年間
哥白尼革命效應:絕對的人
超脫未成年狀態
傳柯看康德
兩百年間
結論:勇敢面對當下

第6章 啟蒙再思
漢語神學處境
啟蒙的諷刺
啟蒙的退化
漢語神學關注焦點

第二部分 對照篇
第7章 落實人間
人就是人而已
啟蒙的再出發
啟蒙與宗教
結論:從批判到建構

第8章 宗教辯證
宗教是什麼?
宗教的終極性
非宗教的基督教信仰
宗教的被動性
宗教與宗教性的辯證

第三部分 應用篇
第9章 無我之境
無我之境
無我的實踐
與希臘思想論辯
道德人或宗教人?

第10章 忘我自由
路德論自由
路德的愛佳泊與奧古斯丁的卡利塔
愛人如己
批判討論
結論: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

第11章 人有多大?
自我意識的覺醒
有我或無我?
人究竟有多大?
結論:作為救亡的啟蒙

【卷二】點與線——論人
《點與線》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上帝形像:點與線
上帝形像
從位格角度看人
拉庫娜的當代位格詮釋
個體與群體
點與線
本卷導覽

第2章 面對你的我:人是主體
生存的關係性
因他者而存在
因被呼召而存在
巴金的《家》

第3章 故事裡的我:人是主體
詮釋學背景
敘事身分
關係的相互性
中國文化自我概念的探討

第4章 點與線範例一:唯獨在祢裡面——奧古斯丁的靈魂探宗之旅
真正安息
痛失好友
愛慾交織
世俗價值
結夥為惡
母親的眼淚
結論:最恰當的生命位置

第5章 點與線範例二:信仰群體理想——潘霍華的中心與界限
點線共生
理想信仰群體
中心與界限
今日基督是誰?
自由與責任
結論:點線思維

第6章 想與說
元批判的必要
哈曼的質疑
最古老的語言是音樂
浪漫始祖
語言的起源
語言與世界觀
語言學轉向
文字優先
結論:跨越狹隘的理性

第二部分 對照篇
第7章 人的天命
知人與知天
從啟蒙到狂飆
天人分際
人的天命:向上帝形像邁進
人是歷史的主題
全球地域化潮流中的人

第8章 向內向外
歸回之旅
驚喜之旅
走出牢籠

第9章 回憶盼望
奧古斯丁的時間觀
莫特曼的時間觀
盼望未來
結論:回憶與盼望

第三部分 應用篇
第10章 理想現實
幽暗意識
理想與現實
結論:務實的理想主義

第11章 一切更新
從《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看「永恆回歸」
永恆回歸與基督教信仰對話
結局就是開始
誰是強者?

第12章 歷史傳統
歷史意識
面對斷裂
精彩演出
敘事神學
結論:重視歷史傳統

【卷三】落葉隨風——論忘我
《落葉隨風》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落葉隨風
落葉隨風
兩種詮釋
主客交織
隨風而去

第2章 無我忘我
有我無我
無我中的有我
大我之境
莊子忘我
李白忘我
終極忘我

第3章 自由真諦
歷史契機
基督徒的自由
天特會議
加爾文論自由
自由的意涵
自由的深化
無欲則剛

第二部分 對話篇
第4章 性善性惡
生之謂性
荀子論性
荀孟之辯
人之低
回歸神聖

第5章 耶佛無我
宗教對話
耶佛對話:空與上帝
《壇經》無我的宗教智慧
從《壇經》看聖經
基督教宗的「無」
持續中的對話

第6章 前世今生
觀念澄清
「轉世」的生死觀
魏德海對基督教生死觀的誤解
基督教觀點
轉世觀批判
與中國文化對話

第三部分 人物篇
第7章 道德宗教:趙紫宸
趙紫宸神學的重要性
從耶穌傳到保羅傳
同一的救法
以倫理道德為念的基督教
宗教人或道德人

第8章 信仰文化:梅監務
誰更像基督徒?
跨文化比較觀察
道成肉身
單一或多元?
回顧與瞻望

第9章 土地與人:馬偕
從加拿大到台灣
神學思想背景
對上帝有信
對人有愛
對土地有情
本地化宣教
或生或死?

第四部分 應用篇
第10章 生態寰宇
神學與生態
創造或進化?
「整全」觀點
上帝榮耀的舞台
生態寰宇

第11章 割捨放手
主動轉成被動
福音與律法
割捨放手
倒空自己
安息與享受

第12章 反璞歸真
老少之間
天真無邪
童心未泯
盼望未來

結語

沒有其他書籍記錄
記錄詳細檢視

書名:

忘我神學 : 基督信仰與中西思潮 / 林鴻信 著.

著作:

ISBN:

9789861985923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年份:

c2018

格式:

908 頁 ; 17 x 25 cm.
CITC 記錄

圖書編號:

230 L4432t

館藏地:

A

書籍狀態:

館內架上
9789861985923
圖書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