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 : 再思青少年的成長與牧養 / 蔡元雲 著.
聽見「青少年」,不少人立即想起除夕夜搗蛋搞事的場景,又或者發生在學校的欺凌事件,又或者是電影中亂搞男女關係的主角,似乎我們的社會早已給青年人套上上述的標籤。看看身邊的青少年,不少都是不太快樂,對人冷漠疏離,做事我行我素,對政治社會不聞不問的。
當我們還未弄明白青少年的需要時,社會已把他們描繪為上述某個或多個的面貌,好讓家長、教師或青少年工作者能「迅速」對號入座,按既定程序處理。然而,這樣「解決」問題,並不能真正配合每個青少年的獨特性,未能回應他們真正的需要。
本書作者蔡元雲,把多年牧養青少年的信念和經驗整理下來,又以《聖經》人物的成長故事,實踐召命的經歷作為參照和起點,盼望從他們的成長掙扎和成長需要,刺激我們再思考:今天的青少年在成長中需要什麼?他們活出自己的人生意義和目標時需要什麼?我們牧養和培育青少年的方向該怎樣?
備註

Series: 栽培新一代系列

蔡元雲

蔡元雲(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1971年從加拿大回港,在播道醫院任職醫生,熱心服侍病人。
1973年初,深感當代青少年心靈的苦況,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定期為青少年禱告。後蒙神呼召,毅然放下醫生一職,投身《突破》雜誌的創刊工作,全情投入青少年工作。
獲香港特別行政長官先後委任為「青年事務委員會」及「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承擔思想、協調、策劃香港青年政策的責任;打擊吸毒、加強公眾教育等。
主要作品包括《與恩師的10堂課》、《敢夢想飛— Young life 召命導航手冊》、《改變,由我開始》等。

編序 繼續切磋、尋找答案
自序 一個都不能少!
前言 前線經驗與信念

第1章 自覺不太快樂的青少年
第2章 尋索身分的青少年
第3章 冷漠疏離的年輕人
第4章 滿「心」傷痕的少年
第5章 我行我素的「邊緣青年」
第6章 悲觀被動的青少年
第7章 不聞不問的青少年
第8章 追求「出位」的年輕人
第9章 在異鄉成長的少年
第10章 邁向成熟的青年

結語 青少年成長的再思
附件一 心理素質教育者的裝備
附件二 新一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經驗

沒有其他書籍記錄
記錄詳細檢視

書名:

一個都不能少 : 再思青少年的成長與牧養 / 蔡元雲 著.

著作:

ISBN:

9628791869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出版年份:

2005. 初版.

格式:

255 頁 : 圖 ; 21 公分.
CITC 記錄

圖書編號:

305.235 .C46 2005

館藏地:

A

書籍狀態:

館內架上
一個都不能少 : 再思青少年的成長與牧養
圖書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