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尼希米記 / 區應毓,邵晨光 著.
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是同期的作品,兩書展示耶和華神不獨是以色列的神,更是歷史的主宰,歷代的帝王成了神手中的杖,在歷史的潮流中成就祂美好的旨意和計劃。
以色列人被擄70年後得以回歸故土,不單應驗上主藉先知耶利米的預言,他們更親身經歷上主如何透過祂的僕人引領他們在廢墟中、在波斯帝國的權下,歷盡艱難成就了重建聖殿、重建聖城、重建敬虔生活的歷史。
以斯拉與尼希米都在波期王亞達薛西一世期間擔任官職,在敵人環伺的處境,蒙神的靈引領,先後回到耶路撒冷,分別在靈性培育及國家治理上,幫助以色列人明白神的話,並過合神心意的生活。
兩位神的僕人,禱告是他們事奉生活的核心,以斯拉一再強調艱巨工作得以完成,是因神施恩的手幫助他;而尼希米總在每個使命行動當中,都祈求神記念,施恩給他。他們的信靠順服、排除萬難完成使命的心態,成為今天所有事奉神的人的榜樣。
兩書卷配合在一起研讀,讀者將更深刻體會到神的感動配合人的順服,使祂美善的旨意得以成就。
備註

Series: 普天註釋系列

區應毓

區應毓博士,現任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多倫多城北華人基督教會顧問牧師、國際教育協會主任。 曾任城北華人宣道會、美國達拉斯中華基督徒恩友堂主任牧師及菲律賓聖經神學院院長、恩霖中華國際協會會長。 七十年代就讀滑鐵盧大學生物化學系,並任職加拿大水務局環境生態研究員,後進修美國達拉斯神學院,獲取哲學博士/神學博士學位。

邵晨光

邵晨光博士

邵晨光博士於1977年獲亞洲神學院道學碩士,1979年獲美國三一神學院碩士(主修舊約聖經),1987年獲美國希伯來聯合大學哲學碩士,1989年獲美國希伯來聯合大學哲學博士(主修希伯來聖經與古中東研究)。

邵博士於1990年出任菲律賓聖經神學院院長,兼舊約教授迄今。一直以來,他致力神學教育,經常受邀往印尼、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紐西蘭、澳洲、美國等地的神學院擔任客座教授或在教會帶領聚會。曾經擔任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台灣聖光神學院、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美國國際神學院、印尼歸正神學院客座教授。

邵博士現為菲律賓七間福音派神學院組成的亞洲神學研究院神學碩士(舊約)主任和哲學碩士總主任。

序言
以斯拉記
導論
 壹、歷史考據
 貳、文體結構
 叁、神學信息
註釋
 第一部分:所羅巴伯的歸回和聖殿的重建(一~六章)
 壹、古列王下召准聖民歸回與聖殿重建(一1~4)
 貳、聖民、四圍的人與古列王的回應行動(一5~11)
 叁、聖民歸回的名單(二1~70)
 肆、聖殿的重建(三1~六15)
 伍、聖殿獻殿禮與聖禮的遵行(六16~22)
 第二部分:以斯拉的歸回與聖民的重整(七~十章)
 壹、以斯拉的介與歸回(七1~10)
 貳、以斯拉歸回的緣由(七11~28)
 叁、以斯拉帶領下的回歸者名單與歸程(八1~36)
 肆、以斯拉帶領下聖民信仰生活的重整(九1~十44)
尼希米記
導論
 壹、先後次序
 貳、文學性質
 叁、神學主題
註釋
 壹、聖城兇訊的陣痛(一1~11)
 貳、返回聖城的經過(二1~20)
 叁、重建聖城的城牆(三1~32)
 肆、外部敵對的情況(四1~23)
 伍、內在社會的問題(五1~19)
 陸、個人攻擊的陰謀(六1~19)
 柒、回歸名單的記錄(七1~73)
 捌、回到律法書的教導(八~18)
 玖、姓認罪的禱文(九1~37)
 拾、眾人一坆立誓約(九38~十39)
 拾壹、聖城內外的居民(十一1~36)
 拾貳、慶典名單與典禮(十二1~47)
 拾叁、宗教徹底的改革(十三1~31)
沒有其他書籍記錄
記錄詳細檢視

書名: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 / 區應毓,邵晨光 著.

著作:

ISBN:

9789888203468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出版年份:

2020. 初版.

格式:

358頁;23分公
CITC 記錄

圖書編號:

222.707 .A7108a 2020

書籍狀態:

借出
到期日:2025年06月22日
5C064599-E9E1-4B25-B047-F1B9D812FE41
圖書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