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黃浩儀,何善斌,張達民,陳濟民 著.
天道聖經註釋的哥林多前書分為三部分,由三位學者撰寫,哥林多後書則由另一位學者負責,這是他們以不同進路細意分析提出的傑作。普天註釋的哥林多前書保留了同類精粹。
二十一世紀的城市商店,特別是身處商貿城市的商店,跟哥林多教會的廣場有著明顯的相似點;本書雋永適時的經文,對今天的華人城市商店尤其適切,帶來了鮮明合時的信息與挑戰。
哥林多前書是針對哥林多教會的問題而寫的,保羅為自己傳福音的動機和使徒身體分辯,同時駁斥攻擊他、扭曲真理的人。
保羅的筆調處處表露愛心、謙卑和溫柔,同時表現出堅毅和勇敢,充分展現基督志工的義務。另外,宣傳篇幅,旨在談到教會事奉的問題,也處理肢體之間的衝突,這都是現代教會的牧者和信徒值得深思的地方。
備註

Series : 普天註釋系列

何善斌

何善斌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
.美國福樂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道學碩士,神學碩士(系統神學)
.英國謝菲爾特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哲學博士(聖經研究)
.現任香港信義宗神學院新約副教授,副教務長,教牧學博士課程主任;崇真會神學委員會主席;崇真會救恩堂義務牧師
著作:Paul and the Creation of a Counter-cultural Community (LNTS 509; Bloomsbury T&T Clark, 2015)

張達民 (Cheung, Alex T. M.)

張達民,倫敦大學道學學士,美國惠斯敏特神學院釋經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費城救恩教會青年工作主任,惠斯敏特神學院新約講師,雪朵華人長老會牧師。現任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新約教授。著有各項神學專文,近年出版有Idol Food in Corinth: Jewish Background and Pauline Legacy和《情理之間持信道──加拉太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析讀》(合著)。

陳濟民

"陳濟民,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日本神戶,畢業於香港伯特利學院、崇基學院,並獲美國西敏神學院道碩、神碩學位,以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於香港、英國、美國加州等地牧會,主要服事領域為神學教育,擔任過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講師及教務主任(1978~82)、加州富勒神學院華人宣教系主任(1982~91)及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1998~2004),二○○四年榮退後仍教學不輟。著作等身,計有《新約神學精要》、《未來之鑰:啟示錄注釋》(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保羅神學的十堂課》、《十架牧養學:從哥林多前書學習教會建造》、《認識解經原理》、《新約倫理談叢》、《盼望的話語:啟示錄的10堂課》、《目睹生命之道:解讀約翰福音》、《成為宣教的教會:從新約看宣教神學與實踐》(校園)、《哥林多後書》(天道)等書。" --採自基道書樓

黃浩儀

黃浩儀博士,曾任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幹事,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教授。
學歷:
.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
. 比利時魯汶大學神學士及哲學博士,專注新約研究
其他著作:
. 《以弗所書──在基督裡合一的新群體》(香港:明道社)
. 天道聖經註釋:《哥林多前書(卷上)》、《腓利門書》(香港:天道)
. 普天註釋:《歌羅西書‧腓利門書》(香港:天道)

序言
哥林多前書
導論
一、哥林多城
貳、保羅與哥林多教會的關係
叁、哥林多度假村的問題
註解
第一部:第一至六章
一、信首(一1~3)
貴、感恩(一4~9)
叁、教會的問題[一]:分黨分派(一10~四21)
 一、核心問題(一10~17)
 二、人的智慧與神的智慧(一18~二16)
 三、分黨的錯誤(三1~4)
 四、傳道同工的真正身分(三5~17)
 五、對傳道同工的應有態度(三18~23)
 六、對傳道同工的要求(四1~5)
 七、傳道同工與商店的關係(四6~21)
肆、教會的問題[二]:堅持者的道德操守(五1~六20)
 一、與繼母同居的人數(五1~13)
 二、導師間的爭鬥(六1~11)
 三、妓女與淫亂(六12~20)
第二部份:第七至十一章
一、抗衡淫亂文化、在性關係上榮耀神(七1~40)
 一、導言:禁慾主義?獨身?婚姻?
 二、上文的總結(七1)
 三、遊說的分析(七2~40)
 四、七章2至40節小結和今天商店的信息
貳、離開各樣廟宴,從事一神一主信仰(八一~十一一)
 一、「祭過偶像的…」的意思
 二、重提讀者的錯謬(八1~3)
 三、「我們」是誰?遠離廟中宴會(八四~十二)
 四、放下「我」的自由、權利,與福音同跑(八13~九27)
 五、「參與廟中聚會」接著「拜金牛犢」,晚節不保(十一~十三)
 六、「參與廟宴」接著「對主不忠不義」(十14~22)
 七、「家中祭神飯局」新增「到會廟宴」(十二十三~十一一)
 八、八章1節至十一章1節對今天商店的意義
叁、教會獨特的敬拜與祭祀禮儀(十一十二~三十四)
 一、宗教禮儀的文化意義
 二、降服於一神一主的至高權柄(十一2~16)
 三、收穫同領主餐的新約認信(十一17~34)
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六章
壹、早期的恩賜(十二1~十四40)
 一、所有恩賜都來自同一位聖靈,為使教會全體得益處(十二1~31)
 二、愛是運用恩賜女兒的基礎,比其他恩賜更重要(十三1~13)
 三、在黨內運用恩賜的標準(十四1~40)
贛、死人復活的問題(十五1~58)
 一、基督復活是福音導師的要素(十五1~11)
 二、如果否定死復活人,就是否定基督復活(十五12~19)
 三、基督復活活動的末世結束(十五20~28)
 四、如果死人不會復活,有些行為沒有意義(十五29~34)
 五、說明復活物理性質(十五35~49)
 六、身體將會改變2,死亡將被消滅(十五50~58)
Ⅲ、結束語(十六1~24)
 一、捐錢給耶路撒冷聖徒的事(十六1~4)
 二、保羅的旅行計劃(十六5~9)
 三、保羅同工的旅行計劃(十六10~12)
 四、簡單勸勉(十六13~14)
 五、勸勉信徒敬重司提反一家(十六15~18)
 六、信末語:問候、提醒、祝福(十六19~242)
哥林多後書
導論
一、作者保羅
貳、哥林多信徒的社會文化背景
叁、哥林多後書的歷史背景
肆、思路、主題與神學
註解
壹、開卷語(一1~11)
 一、問安(一1~2)
 二、頌讚(一3~11)
貳、闡釋:福音使者的行動與事工的性質(一12~七16)
 一、計劃與赦免(一12~二11)
 二、光榮的事奉(二12~四16)
 三、生命的榮光(四7~五10)
 四、和好的事工(五11~六10)
 五、成聖與喜樂(六11~七16)
十三、鼓勵勵志:實際愛人的行動與順服福音的成果(八1~九15)
 一、愛心的實現(八1~15)
 二、實際安排(八6~九5)
 三、撒種與收割(九6~15)
肆、忠告:使徒與即將發生的權柄(十一~十三十)
 一、開場白(十一~六)
 二、警告:使徒的權柄與誇口(十7~18)
 三、屬尼泊爾憤恨(十一一~十二18)
 四、警告:使徒的權柄與望(十二19~十三10)
伍、結語(十三11~14)
 一、勸導(十三11)
 二、問安(十三12~13)
 三、祝福(十三14)
沒有其他書籍記錄
記錄詳細檢視

書名:

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黃浩儀,何善斌,張達民,陳濟民 著.

ISBN:

9789888672189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出版年份:

2021. 初版.

格式:

viii, 329 頁 ; 23 公分.
CITC 記錄

圖書編號:

227.207 .W66a 2021

館藏地:

A

書籍狀態:

館內架上
Corinthian
圖書館服務